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39章 谁理解自己的苦心

在辽王回到沈阳城的时候,朱大能和俞靖实行了对调,接管了沈阳中护卫,并接任参谋长一职。

整个大辽东的军务已经完全走上正轨,基本上不用辽王怎么操心了。

辽东的喜事还在延续,好多去年先娶了媳妇的,已经抱上了娃,开始在摆满月酒。

这喜事一多,酒厂的白酒又供不应求了。

辽东天寒地冻,老社长酒既能御寒,又能活血,更能增进天南海北各地移民之间的感情。

辽东白酒爱好者在迅速增加,人数按保守计算也有五十万人,按一人一年二十斤的保守需求计算,也需要一千万斤白酒。

如果把那也喜欢喝酒的妇女和半大小子们也算上,辽东的白酒爱好者估计有七十万人,如果按人均三十斤算,一年两千万斤也不够喝。

虽说沈家又在长春等地又新建了好几家厂子,把产能又翻了一倍,每年产能只有五百万斤,只是辽东保守需求量的一半。

沈家只好一边继续扩建酒厂,一边暂停了向内地出售普通白酒,优先保障辽东军民。

毕竟辽王说了,酒是个好东西,让辽东人民更有激情,更有动力,更有创造力。

陶氏戏班和雪原剧团的生意这时也像雪片似的滚了过来,生意比以前翻了好几倍。

陶氏家族把重心转移到辽东之后,业务已经从原来单一的戏剧表演,发展到火柴和烟花爆竹制造。

在沈庄的建议下,烟花爆竹厂把陶家戏班的几位名角画像都印在各种产品的外包装上,说这叫作广告。

谁家要是过喜事,肯定要找陶家买些烟花爆竹庆祝。

等你买了烟花和爆竹,看到外包装上陶家戏班的几位名角代言广告,那还不得顺便请陶家戏班唱个戏什么的?

陶家也学会了捆绑销售的套路,也是老母猪戴罩罩,一套一套又一套,挣的银子也是数到手抽筋,搞得王府有时候周转不过来时,还会找陶家借个三万、五万的。

和陶氏戏班不同,雪原剧团更有现代商业运作气息。

雪原剧团本来就是收钱一手创建的,收钱当了新王,进军西域后,自然由收钱留在辽东的相好添香在负责。

收钱走之前,已经把后世的那一套大多传授给了添香,让剧团转型,走专业化、商业化路线,专门承包各种开张营业、婚庆典礼、生日宴请等文艺演出活动。

针对不同消费对象,剧团也有不同活动套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